5月9日,我校举行中华文化心理教育研究院揭牌暨首届中华文化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承贵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祝安顺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汪凤炎教授出席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校长彭凤莲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晓宁主持揭牌仪式。

彭凤莲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在皖江历史文化研究、黄梅戏文化研究、六尺巷和解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文化育人的鲜明特色。成立中华文化心理教育研究院,旨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智慧,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开展文化心理教育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揭牌仪式上,彭凤莲为李承贵、祝安顺、汪凤炎颁发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并与祝安顺共同为中华文化心理教育研究院揭牌。


揭牌仪式后,中华文化心理教育研究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的时代价值”为主题召开首届学术研讨会。李承贵以“王阳明心学的心态向度”为题,围绕心态问题在王阳明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王阳明对心态结构的分析及心态调适方法等作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王阳明心态思想的丰富内涵。汪凤炎以“从文化心理学准确理解儒学‘内圣外王之道’的真谛”为题作主题报告,深入阐明儒学的核心主题——“内圣外王之道”,展现儒家思想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祝安顺围绕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以“从心出发:正读《西游记》与经典智慧”为题,从文化、阅读教育意义等多个角度作主题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教育科学学院主要负责人主持学术研讨会。来自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遵义龙泉书院、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教育科学学院有关专家学者和青年博士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
我校科研处、学生处负责人,长江文化研究院、六尺巷和解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教育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会。(撰稿:程锦 摄影:江伟 审核:何孔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