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题目 | 作者 | 期刊 | 年份 |
1 | 在交流互鉴中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 柯文涛;汪宜萍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5 |
2 | 长三角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路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 汪洋;刘星雨 | 高校教育管理 | 2025 |
3 | 民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内在逻辑及历史评价 | 刘星雨;方玉芬 | 高教探索 | 2025 |
4 | 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学术影响力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 陈修梅;李月平 |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2025 |
5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变革与挑战——评《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 | 黄玉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5 |
6 | 我国近十年特殊教育研究热点与启示——基于对核心来源期刊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郭启华; 李俊东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5 |
7 | 城乡学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比较与分析——基于河北省东北地区幼儿园的调研数据 | 冯丽;余慧玲;李艳玲 | 池州学院学报 | 2025 |
8 |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问题及其阐释——基于劳动教育政策文本 | 张勇;王爱菊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25 |
9 | 小学生感恩品质发展现状、困境及提升策略 | 张峰峰;李忠辉;赵文文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25 |
10 | 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根本旨趣与哲学意蕴 | 柯文涛 | 生活教育 | 2025 |
11 | 走向实践融通:促进师范生PCK发展的路径研究 | 夏小庆; 程亮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12 | 青少年父母情感温暖的研究进展 | 朱言哲; 宋志英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5 |
13 | 教学规则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基于教师的视角 | 张勇; 徐文彬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5 |
14 |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存在样态之变、困境与教育应对 | 张峰峰;李忠辉 |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15 | 父母介入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 潘日余;王翠艳;刘文丽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16 | 智慧教育环境下体验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吗?——基于32篇国内外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 | 诸园;方程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5 |
17 |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实践的爱”的缺失与回归——基于康德的道德哲学 | 黄玉 | 新乡学院学报 | 2025 |
18 | 大学生幸福感变化趋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对比研究 | 程文彦;王皓宇;程玲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5 |
19 | 幼儿园教育时间的身体社会学考察 | 姚玮;王颖莉;彭文超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20 | 师幼互动中幼儿回应行为研究——以科学教学活动优质课为例 | 张亭亭;戴琳琳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21 | 未来学校德育变革的要素解析与路向 | 张峰峰;关会敏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25 |
22 | 高校教师劳动异化的消解与教育家精神的建构——基于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思考 | 李义胜 | 教师教育研究 | 2025 |
23 | 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的编制及效度和信度检验 | 程文彦;程玲;王皓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25 |
24 | 中小学校园职场欺凌的辨识与治理 | 邓云斌;任初明;王爱菊 | 教学与管理 | 2025 |
25 | 幼儿园教育时间的身体社会学考察 | 姚玮;王颖莉;彭文超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26 | 孤独症儿童以玩偶为主体的连续假装游戏干预:视频示范还是现场示范更有效? | 董梦洁;刘文雅;连福鑫;高思媛;连佳鑫 | 中国特殊教育 | 2025 |
27 | 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探析 | 王潘送;刘文雅 | 安徽教育科研 | 2025 |
28 | 未来学校德育变革的要素解析与路向 | 张峰峰;关会敏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25 |
29 | 大学生时间贫困感量表的编制及效度和信度检验 | 程文彦;程玲;王皓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25 |
30 | 课堂教学规则的内涵、特征及实践价值 | 张勇;徐文彬;王爱菊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5 |
31 |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泛化的理性审思 | 王婷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32 | 性别相似性:性别心理研究新视角 | 虞小蒙;杨霞;何虎 | 心理月刊 | 2025 |
33 | 科学鉴别与协同培养:日本才能儿童教育支援模式及其经验启示 | 郭启华;李俊东;程靓淇 | 上海教育科研 | 2025 |
34 | 以创新性成果为导向:地方高校博士生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 周兴国 | 教育文化论坛 | 2025 |
35 | 改进Retinex算法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研究 | 查怀志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36 | The Co-operative College and a Century of Social Change: Internationalism, Cooperativism and Learning | 诸园 | History of Education | 2025 |
37 | How college students help family members develop social ethics: An example from COVID-19 pandemic control | 冯艳慧 |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 2024 |
38 |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Resilience in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 江瑞辰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 2024 |
39 | Unconsciously triggered cognitive conflict influences perceptual choice in active and sedentary individuals | 江瑞辰 |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 2024 |
40 | Social trust, audit quality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 herd mentality | 王皓宇 |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 2024 |
41 | Augmented reality-based language and math learning application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education | 姚玮 |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 2024 |
42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走出专业发展困境 | 吴云助 | 教育科学研究 | 2024 |
43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战略任务与世界意义 | 柯文涛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4 |
44 | 论家庭教育公平的出场语境与概念意涵 | 柯文涛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45 | 中学生对智慧课堂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韦伟; 张晓睿; 丁象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24 |
46 | 时间贫困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 程文彦; 王皓宇; 程玲 | 中国德育 | 2024 |
47 | 协同育人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及完善策略 | 汪洋洋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 2024 |
48 | 小学数智化家庭作业库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 石美霞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2024 |
49 | 微博热搜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探究及对策——基于16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 | 徐亚茹; 张峰峰; 李忠辉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50 | 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劳动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与实务》 | 诸园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4 |
51 | “双减”政策落地的现实困境与可为路径——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 陈效飞; 孙雅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4 |
52 |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以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 陈得鹏; 李丹丹 | 软件导刊 | 2024 |
53 | 融合多重视觉特征的降质图像视觉效果增强 | 查怀志; 韦伟 |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4 |
54 | 主题阅读促进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实证研究 | 冯丽; 姜英杰 | 教学与管理 | 2024 |
55 | “大心”:教育家精神的心灵格局与生成理路 | 彭文超; 郑欣 | 中国成人教育 | 2024 |
56 | 乡村振兴中传统优秀文化的应用探索 | 唐凤霞; 赵文馨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24 |
57 | “实验心理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基于ARCS模型 | 陈霞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58 | 论高校教师教育者的应然角色 | 何李来 | 当代教师教育 | 2024 |
59 | 中小学教师候课制度的现实挑战与改进策略 | 柯文涛 | 教师教育论坛 | 2024 |
60 |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逻辑理路及实践策略 | 王艳 |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 2024 |
61 |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 | 唐凤霞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4 |
62 |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情感能量产生机制研究——基于31个样本的质性研究 | 冯艳慧; 郭启华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4 |
63 | 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兴盛:有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 | 王财玉; 刘紫微; 陈霞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64 | 媒介再现父职:“新父亲”形象与父职教育契机——基于网络短视频的内容分析 | 谢红玉; 刘红; 齐雨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65 | 师范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与特殊儿童观: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 潘日余; 谭依琳; 朱培; 刘文丽 | 铜陵学院学报 | 2024 |
66 | 开展数学学科实践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 陈修梅; 张翔 | 小学教学设计 | 2024 |
67 |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 程敏芬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4 |
68 | “留守”对农村小学儿童共情发展的影响探究 | 冯丽; 姜英杰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 2024 |
69 | 基于家长视角的幼小衔接: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 | 徐荣; 王颖莉 | 科教文汇 | 2024 |
70 | 分数评价的反思与前瞻 | 王冬春; 王爱菊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4 |
71 | 统编教材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研究——基于《识字表》的统计分析 | 杨霞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 2024 |
72 | 基于学科实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点”与“三维” | 王冬春; 王爱菊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73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研究 | 汪洋洋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74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典名著单元为例 | 宋平慧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4 |
75 | 归乡与扎根:知识型青年返乡就业的困境与政策支持——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 曹晨娟 | 宜宾学院学报 | 2024 |
76 | 高中生集体责任感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全国13614位高中生的实证调查 | 张峰峰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77 | 做党和人民满意、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 | 柯文涛 | 中国教师 | 2024 |
78 | 劳动教育的修身价值 | 周召婷;周兴国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2024 |
79 | 中小学生智慧课堂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韦伟;张晓睿;陈梦瑶;丁象;朱斌彬 | 教育测量与评价 | 2024 |
80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对幼儿园戏剧活动创新探索 | 姚玮; 张亭亭; 陶婷 | 知识文库 | 2024 |
81 | “诞生性”视域下的劳动及其教育意蕴 | 诸园 | 现代教育论丛 | 2024 |
82 | 父母教育卷入、同伴支持对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 | 陈淑梅;冯丽;张琬;李露 | 邯郸学院学报 | 2024 |
83 | 农村小学班会开展现况、困境及应对策略——以安徽省某三所农村小学为例 | 张峰峰;李忠辉;金晓雪 | 教书育人 | 2024 |
84 | 博士生感恩发展困境、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基于1,327名博士生的实证调查 | 张峰峰;李忠辉;关会敏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85 | 幼儿园循证式科学实践教学的模式与案例研究 | 冯艳慧;郭启华;林晨;张金宝 | 科普研究 | 2024 |
86 | 游戏后分享: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 陈益; 冯艳慧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4 |
87 | 论高校教师教育者的应然角色 | 何李来 | 当代教师教育 | 2024 |
88 | Comparison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heCOVID-19 Pandemic | 吴云助 |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 2023 |
89 | 基于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绘本教学设计课例研究 | 谢红玉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 (教师教学版) | 2023 |
90 | Effect of conscious conflict on the subliminal perception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from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ERP | 江瑞辰 | Cognitive Neurodynamics | 2023 |
91 | 幼儿园职初教师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以《小老鼠上灯台》歌唱教学为例 | 章喜香; 谢红玉 | 教育观察 | 2023 |
92 | 基于局部卷积的视频图像像素补偿方法 | 查怀志 |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
93 |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学科限度与跨学科路径 | 陈举 | 教师教育研究 | 2023 |
94 | 班主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及策略 | 张峰峰; 张锦 | 江苏教育研究 | 2023 |
95 | 重志与顺性:董仲舒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张文君; 章林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23 |
96 |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的双重逻辑 | 陈举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97 | 论争与建构:培智教育生态主义课程释义 | 徐波; 张文京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98 | 恻隐之心为人立德——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原型”及其现代意义 | 彭文超; 马贺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99 | 乡村小学课后服务的“四难”及其缓解——基于安徽省S县J小学的个案研究 | 王子璜; 王爱菊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3 |
100 | 优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为何与何为 | 叶敏; 王爱菊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3 |
101 | 知易行难:幼儿园教师游戏素养发展现状研究 | 唐道琴; 王颖莉; 张亭亭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3 |
102 | 中国式德育理论建构呼唤文化共契自觉——一种对心理主义德育的矫正 | 孙彩平; 彭文超 | 当代教育科学 | 2023 |
103 | 北欧自然教育理念及对托育机构户外环境创设的启示 | 方芳 |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23 |
104 | 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创新 | 王艳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3 |
105 | “酷爸”的修炼:父职教育园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 谢红玉; 王琼琼; 施艳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106 | 先秦儒家“师”的角色演变及其当代教育启思 | 诸园; 高世杏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07 | 义务教育公平研究及展望(2012—2022)——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 张共辰; 陈效飞 | 滁州学院学报 | 2023 |
108 | 反馈控制原理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安徽地区大学生的实证调查 | 杨国栋; 张峰峰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109 | 多源流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形成探析 | 薛珊 | 临沂大学学报 | 2023 |
110 | 社会控制论视角下校园欺凌类型的甄别与防治 | 陈举 | 中国德育 | 2023 |
111 | 区域教育治理视域中特岗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 钱然; 李义胜 | 中国民族教育 | 2023 |
112 | 生态位视域下世界一流大学文化与战略的融合探究 | 刘志民; 薛珊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2023 |
113 | 特教学校服务氛围与教师工作投入间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潘日余; 武砀; 王翠艳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 2023 |
114 | 幼儿冒险行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冯艳慧; 王日丽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115 | 审核评估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自我评估的困境和对策 | 张辉 | 高教论坛 | 2023 |
116 |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研究——以皖南圩区“马灯”为例 | 后娇娇; 崔龙健 | 黄山学院学报 | 2023 |
117 | 社会支持及心理复原力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联 | 任春华; 陈效飞; 潘日余 | 中国学校卫生 | 2023 |
118 | 新媒体时代池州傩戏数字影像传播的嬗变、价值与路径 | 文继奎; 杜杉杉 | 视听 | 2023 |
119 | 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现状与优化策略——基于安徽省的调查研究 | 杜杉杉; 文继奎; 张新明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3 |
120 | 新时代课程改革的理性审思与路径探索 | 张一林; 曹长德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3 |
121 | “慢教育”视角下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的审思 | 陈益; 冯艳慧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3 |
122 |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发展:动因、战略及行动——基于新加坡两所大学的案例分析 | 薛珊; 金玉蓉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3 |
123 | 新时代卓越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及培养 | 程敏芬; 蒋娜娜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3 |
124 | “双减”的教学反思——教学伪和谐批判 | 王爱菊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25 | 教学等待的缺失与回归 | 王爱菊; 周三畏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26 | 基于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绘本教学设计课例研究 | 谢红玉; 杨俊梅; 刘新雨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2 |
127 | 家庭因素影响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坚毅品质发展探析 | 陈怡; 潘日余; 宋淑娟 | 基础教育研究 | 2022 |
128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瓶颈及突破策略 | 王艳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2 |
129 | 试论教师个人原创性教学理论的生成——基于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关系的思考 | 黄娜娜; 徐文彬; 王爱菊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22 |
130 | 基于馆校合作的博物馆资源利用 | 周瑜; 曹长德 | 教学与管理 | 2022 |
131 | 论教师课堂“教学冲突”向“教学和谐”的转化 | 张勇; 王爱菊; 徐文彬 | 教学与管理 | 2022 |
132 | 安庆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现状及托育需求研究 | 张亭亭; 方艳玲; 高向东 |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22 |
134 | 我国教学模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时代走向 | 陈效飞; 何星; 任春华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35 | “教育”和“教学”的误识与匡正(一) | 诸园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36 | 教育情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王婷; 查向阳; 尹小霞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37 | 追求快乐还是追求意义?自然联结与青少年幸福倾向的关系 | 陈霞; 王财玉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38 | 具身化策略:培智课堂有效教学的路径取向 | 郭启华; 朱显中; 程湛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2 |
139 | 我国盲人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 刘文丽; 雷江华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2 |
140 | 从教育性与文学审美的关系看儿童文学的本质 | 杨霞 | 新楚文化 | 2022 |
141 | 大学准备与学业成功:美国“早修大学高中”项目的经验启示 | 陈举 | 大理大学学报 | 2022 |
142 | 如何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我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 王爱菊; 徐文彬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
143 | 教学和谐:“双减”政策的教学追求 | 王爱菊; 储红玲 | 生活教育 | 2022 |
144 | 他者伦理学视域下的教师合作 | 陈修梅; 周静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2 |
145 | 基于儿童视角的博物馆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 王颖莉; 王阳 | 教育探索 | 2022 |
146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人力资本供给研究 | 陈举; 汪洋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47 | 小学教育(全科型)专业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韦伟; 唐益柳; 丁宁; 胡莹 | 计算机教育 | 2022 |
148 | 自媒体时代面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 王艳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 2022 |
149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MPI评分和眼动特点关系研究 | 王峥; 段黎明; 何虎 | 内蒙古医学杂志 | 2022 |
150 | “心理统计学”SPOC+P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胡慧; 徐文权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
151 | SPOC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应用探究——以“公共关系学”教学为例 | 姚强诚; 李璇 |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一辑) | 2022 |
152 | 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宋志英; 范立刚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53 | 幼儿园中班集体教学活动中即时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王阳; 王颖莉; 凌爱霞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2 |
154 | 大学生独特性需要与手机成瘾:抑郁和非适应性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 | 陈霞; 丁慧敏; 魏华; 黄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2 |
155 | 美国自闭症儿童家长培训的实施程序及启示 | 张晓艺; 郭启华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2 |
156 | 中小学研学旅行校本化实施策略研究 | 钟婕; 何青青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2022 |
157 | 幼儿园艺术活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王颖莉; 王萍; 王菠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22 |
158 | 自然联结与青少年手机成瘾关系 | 陈霞; 肖之进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59 | 数字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的理论争议和研究证据 | 武文莉; 何虎; 罗增让 | 医学与哲学 | 2022 |
160 | 幼儿园故事教学重复的实验研究 | 唐道琴; 曹长德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2 |
161 | 大班幼儿在同伴冲突中的语言运用研究 | 张亭亭; 夏明敏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2 |
162 | 幼儿园职初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 | 王颖莉; 王萍; 王菠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163 | Academic Anxiety,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bility, and Self-Esteem in Chinese Candidates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 Survey Study | 吴云助 |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 2022 |
164 | Motor expertise and performance in sport-specific priming task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江瑞辰 | PEER J | 2021 |
165 | Comparison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sport-specific training frequencies | 江瑞辰 | PEER J | 2021 |
166 | 我是谁:生命教育的追问与应答 | 陈修梅 | 教育发展研究 | 2021 |
167 | 中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王爱菊 | 社会科学战线 | 2021 |
168 | 推动当代大学生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 陈志超 | 安徽日报(理论版) | 2021 |
169 | Effects of visual impairment on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clusive E-Learning managing | 赵子刚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 2021 |
170 | 基于AHP慕课质量评价模型及应用 | 方申荣; 韩建华; 韦伟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71 | 建构主义视角下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基本构成 | 何李来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1 |
172 | 乡村文化治理与师范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 李义胜 | 中国民族教育 | 2021 |
173 | 阅读视域:绘本作为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 | 谢红玉 |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21 |
174 |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 唐凤霞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21 |
175 | 从防灾到减灾:日本防灾教育及对中国幼儿园的启示 | 郑庆文; 刘海; 张亭亭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21 |
176 | 幼儿园大班教师奖励行为的调查研究 | 张亭亭; 王阳; 李雪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1 |
177 |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探析与思考——以田丰传习馆和刘晓津源生坊为例 | 方泽宇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78 | 教师应试教育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基于生活史视角的个案考察 | 张鹏飞; 徐继存; 高盼望; 王婷 | 教育学术月刊 | 2021 |
179 | 欧洲国家天才教育实施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比利时天才教育:在复杂的教育体系中寻求发展生机 | 程敏芬; 吕云震; 陈思源; 王一芝 | 世界教育信息 | 2021 |
180 | 高校先进班集体评选创新模式的构建 | 唐凤霞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181 | 国外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心理干预技术及其启示 | 江瑞辰; 吴云助 | 医学与哲学 | 2021 |
182 | 系统论视域下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路径研究 | 钟婕; 何青青 | 教育探索 | 2021 |
183 | 从标准对照到校本创生——安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 夏小庆; 曹长德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84 | 农村留守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 | 张亭亭; 高向东; 曾艳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85 | 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三版)》 | 唐凤霞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1 |
186 | 劳动创造意义世界 | 彭文超; 李泽龙 | 中国德育 | 2021 |
187 | 为爱愿做“拜金女”?配偶吸引目标与女性奢侈品消费 | 王财玉; 王惠; 陈霞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21 |
188 | 高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能力的目标与实践反思 | 陈举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89 | 正念干预对居家隔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江瑞辰; 陈志超; 谢菲; 杜婷婷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90 | 近代徽州蜜枣加工业述论 | 崔龙健; 后娇娇 | 徽学 | 2021 |
191 | 人工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解读 | 朱美韵; 曹长德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1 |
192 |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自信心关系研究 | 王皓宇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1 |
193 | 我国幼儿园安全政策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演进 | 吕芳; 冯艳慧 | 早期教育 | 2021 |
194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江瑞辰; 宋志英; 王皓宇 |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 2021 |
195 | 多层次渗透法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 | 唐凤霞 |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 2021 |
196 | 人的文化存在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关系 | 唐凤霞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1 |
197 | 高校教育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涵与路径 | 李静 | 教师 | 2021 |
198 | 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 | 曹长德; 钱亚玲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99 | 幼儿园安全政策执行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建议 | 尤敏; 冯艳慧 | 教育导刊(下半月) | 2021 |
200 | 班本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及生成路径 | 王阳; 张亭亭; 朱晓旭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1 |
201 | 以心观心: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理路 | 彭文超 | 当代教育科学 | 2021 |